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专利侵权怎么投诉?
?一、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包括:
1.字面侵权
即仅从字面上分析比较就可以认定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相同,连技术特征的文字表述均相同。
2.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必要技术特征完全相同
所谓完全相同,是指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相比,其专利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均被侵权物的技术特征所覆盖,在侵权物中可以找到每一个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
3.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技术特征使用的是上位概念
侵权物中出现的技术特征则是上位概念下的具体概念,亦属于技术特征相同。
4.侵权物的技术特征数量多于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
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相比,不仅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书中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而且还增加了新的技术特征。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对方实施的已经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就是侵权。
专利侵权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实施涉嫌侵权的行为所涉及的是一项有效的中国专利。
2、实施行为必须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或者授权的,如果是经过专利权人授权而引起的合同纠纷,则不属于侵犯专利权的范围。
3、实施行为必须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如果不是为了生产经营,而是为了教学或者自己使用,一般不构成侵权。
二、碰到专利侵权怎么投诉?
发现专利侵权行为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维权:
1、协商与和解
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均可自行协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调解、斡旋下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提出协商意向时一般可以向侵权方发送侵权警告函,但是警告函有威慑作用,没有法律约束力。
2、行政查处
专利权人在掌握初步证据的情况下,可向专利局等有关行政部门举报,由其采取行政措施,对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后作出是否侵权的认定。
在行政查处过程中,有关专利行政部门基于有关当事人的申请,可对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进行调解。
3、向法院起诉
专利权人亦可径自向侵权行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关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专利侵权会停止生产吗?
专利权是一种知识产权,在发生专利侵权时,原告大多请求法院责令被告承担停止侵权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虽然已经过三次修正,但从未对停止侵权民事责任做出过任何规定。而只规定了专利侵权行政处理中的停止侵权救济(第60条)和具有行为保全性质的诉前停止侵权程序性救济(第66条)。
①《专利法》中没有停止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但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原告的停止侵权的诉讼请求基本上予以支持,其引用的法条,有的判决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118条,有的是第134条。
停止侵权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民事责任,通常观点认为:被告只要构成侵权,当然应当停止侵权。因而,以前人们很少关注它。但随着一些典型案例的出现,以及学界对专利理论研究的深入,停止侵权民事责任开始成为探讨的课题。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15条在列举承担侵权责任的主要方式时,将“停止侵害”排在第一位。但对于停止侵害的具体适用问题,法律也并没有规定,尚有待于出台具体规则。
因此,进一步研究停止侵权民事责任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于停止侵权的法律术语称谓,《民法通则》第118条、第134条和《侵权责任法》第15条使用的是“停止侵害”;学界中,多数学者称“停止侵权”,也有学者称“禁令”。
在我国,权利人获得初步禁令与永久禁令有比较明确的法律依据。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行政部门也可做出停止专利侵权的永久禁令。
从广义上讲,停止侵权相当于英美法上的禁令,包括临时禁令和永久禁令,从民事责任的角度停止侵权仅指永久性的禁令。
停止侵权“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禁令,它禁止的是将来的一种行为,是专利权人提起诉讼的首要目的,也是专利审判的执法重点。
·非诚勿扰商标抢注之后怎么办
非诚勿扰商标抢注之后怎么办
一、非诚勿扰商标抢注之后怎么办
1.商标注册申请被商标局受理,并不表明该申请已被核准。
2.如果被抢注商标处于初审公告期,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
3.商标被抢注,可在其注册后五年时间内提出撤销申请。
4.被抢注商标长期没有进行使用,可以“连续...
·商标宣告无效答辩中重新申请可以吗?
商标宣告无效答辩中重新申请可以吗?可以重新申请,对于不服行政裁决的,可以再次提出行政复议行为。商标局做出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决定,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对商标局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
·著作权财产权利保护期限多长
著作权财产权利保护期限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1条规定,发表权的保护期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的保护期相同,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的50年。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是有限制的,根据著作权主体和作品性质不同,其保护期限有所区别:(一)作品的作者为公民,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
·2023专利保护期是多少
专利保护期是多少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保护期的起算点并非专利公告日,专利公告日是专利权人取得专利权的起算点,各类专利的申请日均早于公告日,也就是说发明专利权人享有专利权保护期小于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人和外观设...
·企业如何申请注销商标?
当事人如何申请注销商标?商标注销是指商标局根据商标注册人本人、或者他人的申请,将注册商标注销或部分注销的法律程序。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十条的规定,注销申请的申请日期,以递交日或寄出的邮戳日为准。申请人可以直接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办理注销申请,也可以委托代理组织办理注销...
·恶意注册商标抢注判刑多少年?
恶意注册商标抢注判刑多少年?恶意抢注商标的行为肯定是不合法的,但是一般不会被判刑的。我国商标法第32条规定了商标局对于已经使用,并且有一定影响力的商标是不允许恶意抢注的。如果注册商标是在异议期内,那么您可以在公告发布三个月之内向商评委提起异议。要求驳回商标注册申请。但是如果已经被...
·哪些作品属于著作权保护范围内
哪些作品属于著作权保护范围内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美术、建筑作品;(五)摄影作品;(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七...
·恶意将域名抢注为商标如何维权?
恶意将域名抢注为商标如何维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禁止转让或买卖域名,有了这一条,就能够比较有效地防止域名被恶意抢注的情况发生。但在域名申请的实际工作中域名被恶意抢注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一旦发现自己的域名被恶意抢注,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但是,这要花费大...
·软件著作权容易通过吗
软件著作权容易通过吗第一要看源代码的资质情况,如果原创性不够的话,是有一定的申请风险的。第二要看代理机构的资质,现在软件行业的公司越来越多,其实申报的难度也是越来越大的,这就要看你找的代理机构的资质,不然到时候处理不好被驳回,第二次申报是很难再通过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是指软件的开...
·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五个要件是什么?
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五个要件是什么?
一、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五个要件是什么?
第一,应当是思想或感情的表现。
第二,应当具有原创性。
第三,作品的表现形式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
第四、独创性。亦称原创性,是作品成为著作权客体的首要条件。指由作者独立构思而成的,作品的内容或表...
·商标申请第35类包括哪些项目
商标申请第35类包括哪些项目
一、商标申请第35类包括哪些项目?
商标注册35类是属于服务商标。具体内容为:广告,实业经营,实业管理,办公事务。
35类主要包括由个人或组织提供的服务,其主要目的在于:
1、对商业企业的经营或管理进行帮助;
2、对工商企业的业务活动或者商...